anne_summers: (Default)
[personal profile] anne_summers
 水煮糖心蛋,蛋的里外都是液体,作为池蛋的cp名,这叫无差。

前段时间二位因为不同的事,前赴后继双双被挂,想起李诞在十三邀里说的那句“我就是他(池子)的社会现实”,之前把这当糖嗑,现在也还是能嗑,不过对二位讲,可能社会现实小露锋芒了一把,嗑起来怕有点硌牙。

其实这两件事,尤其池子那事,搁别的哪个明星上,可能激不起什么风波就过去了,但偏偏池子之前怼天怼地的有点嗨了,招了不少粉黑,关键这招的粉吧,平时怼得亲亲热热,到了关键时刻就突然有品了,闭麦了,摘得干干净净了,底下评论区瞬间变成黑子乐园,有人带节奏是肯定的,但在智商没能占领高地的网友眼里,八分带节奏两分真实的都能觉得是真的,何况这次有五分,他栽就栽在,这块地儿上的人从小有这么个集体荣誉观,所以比起李诞那事儿,这事儿更容易被煽乎到对立面去。

李诞这事儿,在当时和之后对他造成的影响,都比池子那事小,因为这件事再怎么也顶多就算娱乐新闻,不是相关专业的吃这么些年瓜也知道,娱乐新闻的可操作性或者说可解释性其实相当大,甚至哪怕是涉及到被警方通报的刑事犯罪,总有人能巧言令色地找到洗白的方法,辩解被相信的可能也大很多,所以底下吵来吵去的阵营也就各自一半一半,整体还不至于一边倒。倒是几位“当事人”队友有点跑谱儿,好好一橡皮泥样咋说都成的事差点给搞成板上钉钉,这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力不足还硬要做就容易出问题。

但其实这篇想扯的主要不是以上部分,而是在“社会现实”事件之后,二位如今给我的感觉。最近几乎没怎么看综艺,但大致还是有所耳闻,而当我看见这些剪辑片段或者预告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呢?两个字:尴尬。

不是说看见他们觉得尴尬,而是看他们的语言、动作时,总会出现这种感觉他们很尴尬的幻觉。脱口秀大会算是比较正式地认识二位,当时两人的主要印象,池子是皮,李诞是丧。到后来十三邀然后奇葩说,这两人越来越火,然后社会现实给两人一个来一下,池子删博消匿数日再出现,李诞继续上各种节目,其实两人的公关水平都还是可以的(也不知道社会现实有没有私下指点),但再看两人现在的举动,就总感觉池子有点尴尬地皮、故作坚皮,李诞倒不是尴尬地丧,二者已经融合到一块儿了。

其实要说真的会吗,很可能并不是这样,尤其李诞,虽说现在感觉他在什么故事王奇葩说上,咋呼呼得有点刻意,但仔细想想,这件事对他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他没必要做出太大的反应。池子的相对严重一点,但时间稍微一长,带节奏的黑的该散的散,该转移战场的转移,剩下的路人粉丝,等到发现他的久违回归,大多也都会把那一页揭过去了,他可能在以后的发言里会小心一点,但也可能不会。说到底,是旁观的人看的角度变了,所以觉得有变化。但人也不会总是一成不变,所以感觉变了,那也可能是真的变了。

另外,奇葩说我一集没看,也不知道是现在对这种形式的东西不感兴趣了还是这档节目已经不在我兴趣范畴,经常有某个片段的截图或者视频被什么博主夸张地强烈赞美然后很多人转发,有时会转到我首页,开始那一次两次我还会好奇地看一看,然后就感觉这个节目从每一期的选题到各个嘉宾的发言都有点太流量化了,用力过猛还没修饰好,还能看到一些刻意的痕迹,也许早个三四年,社会学刚入门的时候,我还会觉得有点意思然后去看,但现在看起来就觉得有点小儿科,还有点哗众取宠的感觉,实在不值得去浪费时间。

而且说真的,脱口秀大会的发言质量比这节目的几个所谓经典的都高不少,相比之下奇葩说感觉从节目组到嘉宾都业余很多,结果前者相对还不温不火,倒也又一次印证了“弱智的东西更容易被群体接受”。

脱口秀大会要是出第二季,应该还是会看的。也还是希望这二位能继续带队,毕竟论实力,两人确实是比其他人要出彩的,包袱的质量和速度基本能保证观看体验,也更多样化一点(思文有点套路化了,多看几个就容易失去乐趣)。

最后,社会学心理学再有趣,也改变不了八卦是世界上最无聊的事情(之一)的事实。

Profile

anne_summers: (Default)
anne_summers

April 2019

S M T W T F S
 12345 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Style Credit

Expand Cut Tags

No cut tags
Page generated May. 22nd, 2025 12:02 pm
Powered by Dreamwidth Studios